当前位置: 首页国际贸易系就业创业 政策解读 正文

阐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困境及出路
发布人:李珺  来源部门:金融贸易学院  浏览人次:次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5日

摘要:近些年来, 社会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是由于目前高等教育的矛盾从“入口”向“出口”转移, 也就是入学容易而毕业之后的就业非常困难。真正地处理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不但影响到高校及大学生的利益, 而且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 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 阐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困境, 以及大学生就业的出路。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形势; 困境; 出路;

  国家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国家的教学系统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 在高校普遍开展扩招的形势下, 高等教育逐步地从精英化教育转变成为大众化教育, 接收高等教育的人群日益增多。与此同时, 当前的大学生数量增多, 人们的学历都广泛地提高, 而大学生也不再受到像以往那样受到“追捧”。有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信息资料证实, 当前大学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面, 笔者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困境及其出路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大学生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困境

  1. 大学生的就业观存在问题。

  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 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向自主就业、双向选择、面向市场转变。大学生自身难以清楚地定位角色和目标, 也就是不明确自身做什么最适宜, 缺少清晰化的就业目标。这重点体现在一些学生依旧存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择业思想, 一味地选择大城市的环境, 定位自身的就业目标为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政府机关等, 如此高的要求不利于自身顺利地就业;有的大学生太娇气, 不想从事比较累的工作;有的大学生不具备竞争观念, 缺少跟别人竞争工作岗位的自信心;有的大学生讲求完美主义, 想从事理想的职业, 面临长时间无业的现象。总之, 上述的这一系列现象都难以跟当前的就业形势相符合。

  2. 社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缺少, 也就是就业平台缺少足够的承载力而影响就业。当前时期, 社会能够提供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层次较低的工作岗位, 而有着相应劳动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能够选择的工作岗位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 国内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 如此的现状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并且, 用人企业储备人才的长期规划缺少, 这也不利于接收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3. 经济下行形势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

  一是物价不够稳定, 应届大学生的待遇比较低。相比较于经济上行期, 均衡的物价来讲, 经济下行期呈现出不稳定的物价。当今我国的物价基本会逐步地提升, 这就导致应届大学生面临入不敷出的实际情况, 这使他们的心理压力加大。二是内需的扩大呈现螺旋式状态, 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太过单一。经济下行造成的间断性供求失衡导致消费脱节、缺少扩大内需的动力,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普遍地缺少实现生产扩大化的资金, 从而处于一种一味膨胀扩充和发展缓慢的螺旋式循环状态。因此, 这导致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单一性, 以及经常地出现跳槽的情况, 这不但使岗位资源浪费, 而且损耗了人力资源。三是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缓慢, 应届大学生难以实现择业和就业。下行经济导致的外贸系统资金逆差化有着明显的地方性特点, 其严重地影响了沿海区域有关企业工人的待遇水平, 而沿海区域的经济最发达, 其中存在非常多的大学生, 而企业发展的不景气使应届大学生难以择业和就业。

  4. 大学生就业市场资源存在问题。

  当前时期, 大学生选择职业能够从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发生转变。随即出现了非常多的有着多样化形式、各种区域的人才交流会。然而, 市场体系不够健全, 面临一系列的体制性问题。当今是由教育部门管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公安部门管理户籍, 劳动部门和人事部门管理人才市场, 这一系列的部门间缺少交流, 再者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常常会限制外地的大学生, 而非常青睐当地的大学生。鉴于此, 没有确立一个有序、竞争、公平、择优的就业市场, 也没有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总之, 没有切实消除体制性的障碍。

  二、大学生就业的出路

  1. 立足于市场, 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系统的优化。

  每一年, 高校都为企业与社会培养大量的人才。可是, 经常出现因为学生缺少就业能力而不能够顺利就业的情况。因此, 高校需要实现就业指导教学的改革, 实现课程系统的优化, 由教学作为视角拉近企业实际需要同高校培养人才间的距离。在设置的就业指导课程上, 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根据专业的特色, 进一步把握行业的最新情况, 立足于市场的需要, 完善教学知识。并且, 在教学中定位教学目标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借助校企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感悟专业, 从而有利于学生实时地优化学习对策。与此同时, 注重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 引导学生摆脱心理误区, 科学地认知与评价自身, 在择业的时候扬长避短, 结合市场的实际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和提升自己, 从而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2. 完善产业结构, 建构良好就业平台。

  国家需要调整产业结构, 健全有关的配套政策,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就业密集型) , 给大学生创设大量的就业时机。如国家注重统筹高校的就业现状、设置的专业、发展规模, 不禁止大学生调整专业, 激励大学生到西部工作, 以及激励大学生考公务员和自主创业等。这一系列的政策实现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应当强化配套衔接、支持力度和操作性。如激励大学生去西部工作, 在有关保障与福利待遇上注重倾斜。另外, 政府部门需要实施关于大学生失业保障的对策。健全用人体系, 让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变得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 严厉打击用人上的一些不良现象。

  3. 及时地把握前沿的就业信息, 建设研讨共享体系。

  一是加速建设及时收发管理就业信息的专门小组, 各自针对高校的有关专业安排专职工作者开展进一步的长期的就业信息的资料搜集、市场调研、整理反馈, 应当确保基本信息来源的高效协调和精确严密。二是科学、有序地建立有关解析就业动态的程序体系, 让学生代表、教师、专家学者等解析反馈的一系列就业信息。一致地讨论紧密联系所有学生专业的数据信息, 分析固有指导方针存在的不足之处, 归纳真正能够实施的优化措施, 且统一公布在学校的教室和广场等。三是跟有关的用人企业进行联合, 从而共享就业信息。高校需要跟密切联系本校专业的用人企业加强长期性的合作, 诚邀用人企业的责任人到校开展关于就业动态 (工作岗位的需要、资质需要、待遇情况等) 的演讲, 且向高校实时地反馈学生的就业趋势和方向。并且, 安排高校教师和学生到有关企业实地观察, 跟从业者开展广泛和深入地沟通, 从而更加及时和精确地获得工作岗位的前沿信息。

  4. 拓展就业实习的方式,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是实现工作岗位实习形式的多样化, 不再应用固定和单一的形式。教师应安排学生进行更加多样、更加频繁、更加深入的工作岗位实习, 以使学生可以与社会行业进行系统的接触, 不断地改变实习工作岗位, 进而与各种工作的需要相符合, 如理工科的学生之间能够适度地交换工作岗位, 且实现工作岗位训练频度和时间长度的增加, 从而提高将来适应工作岗位的技能。二是注重考核工作岗位的实习质量。高校统筹层需要建设长效和规范的督导小组, 从而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考核, 不但跟教师和学生一起到用人企业进行实习, 记录和评价教师和学生在实习工作岗位中的实际表现, 而且对成绩突出、实现创新、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 且实时地互动, 交流心得体会, 以及跟实习管理工作者一起分析学生在工作岗位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及时地组织学生巩固训练与调整优化, 从而有效地引导和监督学生强化实习训练, 最终实现学生工作岗位综合技能的提升。

  5. 大学生自身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体现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无论是社会、家庭, 还是高校和政府部门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问题上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 大学生自身是真正摆脱就业形势困境的根本。不管是由专业的选择和学习, 还是到毕业就业, 大学生自身需要体现主观能动性。大学生需要对就业形势困境进行不断的反思, 需要在兼顾自身优势和爱好的基础上选择专业;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努力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 持续地提升自我;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 需要立足于社会现状与自身的情况, 合理地认知就业面临的问题, 进而实现定位的理性化。

  在当前的就业客观环境下, 大学生常常存在较高的期望值。与此同时, 尽管大学生难以选择客观环境, 可是大学生能够做到的是结合实际现状不断地提升和调整自我, 借助更加理性的方式实现人生目标与价值。实际上, 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 其有助于优化配置人力资源。鉴于此,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来讲, 应当敢于冲破传统的一次择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 增强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所谓的先就业后择业, 指的是结合自身的实际现状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 先找到工作, 然后在就业的过程中更加理性地分析自身的能力、爱好、兴趣, 从而更合理地定位自身, 进而在时机来临或者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又一次地择业。在这个过程中, 大学生不但能够清晰地认知自己和提升自己, 而且能够累积很多的工作经验, 学会了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从而奠定了找到理想工作的良好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当前形势下, 大学生的就业面临困境, 而怎样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这是包括高校、政府、企业、大学生自身在内需要一致努力才能够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 需要优化就业指导课程系统, 完善产业结构, 把握前沿就业信息, 拓展就业实习方式, 以及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等。只有如此, 才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才能够推动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来源:上海论文网

 

 
版权所有 ©2004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