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乙辉的勤工助学经历

作者:庞海 时间:2008-04-02 点击数: 责任编辑:

卢乙辉的勤工助学经历

发布人:庞海 来源部门:国际贸易系 浏览人次:

次 发布时间:2008年4月2日

来自06国本2班的卢乙辉,1985年9月10日出生于河南卫辉市庞寨乡, 在辅导员秦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一步一步的走着风雨小道,一年半的大学生活让她也颇有感受……

卢乙辉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是农民的儿子。在高考结束以后, 就听朋友们说起大学里“勤工俭学”这四个字,当时她的意念非常坚决,这样既能为面朝黄土面朝天的父母减轻一些经济压力,又能为她以后的工作铺下台阶,也不至于荒废学业,诸多的好处决定了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也正式打开了她的大学门户。

大一军训刚刚结束,就开始了工读生及各楼勤工俭学人员的“选拔”了,天呀!30多个名额居然报了300多个人,头挤破、鞋踩烂,都不知道何时才会有出头之日。罢!罢!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种名额还是让给别人吧,因为卢乙辉始终相信是金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发光的,决不会埋没于沙漠之中,世间的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又有几匹呢?偶然的机会让她认识了联通公司销售部的杜经理,也启发了她走销售这一条路的想法。06年10月28日是一 个普通的日子,对于她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这一天她认清了自她,是这一天她第一次跨进销售部的大门。刚进去第一天她可是负载而去,也是“满载而归”啊,她拿了30张卡交了一千五百元押金,对于没有单独行动过的她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了。公司里的柳经理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实践,加油!加油!再加油!”也是啊,“开,全开了,她一个礼拜就能全部卖完!”在他的鼓舞下。她拿着卡先成了一个低级的销售人员。回到学校,跟杜经理打电话闲聊(她们的电话费公司里又补贴)得知,这三十张卡卖不完可要扣钱。好啊,火烧眉毛了,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可没在宿舍待多久,不然的扣钱呢!农村来的孩子真是没主见,人家指东就往东,人家指西就往西,都被人家牵着走,到月底她才知道扣的是里面的花费,与她和干呢,刚开始的话费提成、补助都白给人家了,咱啥也不知道。

到了07年元月份,她也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了。“人在做事天在看,人不还你天还你”这句话一直都徘徊在她耳边,以前的“恩怨”咱就不说了,咱也要当“官”了,带团队肯定要积极向上,消极的态度只会砸自己的生意,她先从外面介绍兼职的地方认识了她团队里的第一批共十二人,之间经过了多次的合作使她的勤工俭学梦得以实现。到了四月份,她们琢磨着为团队起个名字,人的名、树的影,要想成功必须先名声在外,因为在这个时候她们一伙每月的销售量已经占销售部65分区的一半,应该是红火的一段,但谁又能想到,她自认为的高潮即将向她走来呢。

07年9月份新生开学,应该是售卡的黄金时段,她们为此还做了一次动员大会,在人员上也作了一次较大的调整,英勇的海燕们都在等待着暴风雨的到来,她们买了两顶帐篷、三个展台,光联通卡就开了200多张,在和纺专的几个卖卡的出去吃饭的时候,在升达大门口正在搞活动的郑振峰主任,开始了她们龙达团队出后龙湖卡品的先河。

可能吗?真的是不可思议!龙湖腾达营业厅的卡品价格竟比销售部的低得多。当郑主任说的是9月、10月两月的销售200张,提卡13元一张,到十月底一张再返两块,发财了!这是她第一印象。这样的情况下,肯定是劳动力十足的,团队迅速扩大,销售由以前的100张左右发展到9、10 两个月的256张,11月份206张,12月份400张。一张抽五毛、一块也值啊,背一袋水泥才多少钱啊 ,而背一袋卡又有多少钱呢?作为龙达团队的负责人,在龙湖办事处每月拿300元工资、100元话补,也为自己的家庭减轻了负担。春节过后,学生返校、农民工返城,正是换卡得高峰期,她们2月19日报到,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及与城管的协商,21号终于把帐篷扎到了学校的门口,开始了五天的摆台展卖历程。在这同时,她们也开发了学校的宣传栏这块市场, 到现在宣传栏上的移动、联通卡品都是由龙达团队供应,以及在龙湖的六所高校及市区的几所高校都有龙达团队的旗号,这可能又是一个小高峰吧。

总之,一个人的收获与付出是成正比的,一个人应该老老实实做实实在在事,踏踏实实作堂堂正正人,未来的百万富翁们,努力吧,让她们手牵手共同走向人生的高潮……

版权所有 2017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金融贸易学院

地址:河南省郑州新郑龙湖镇文昌路1号  邮编:451191

联系电话:教学咨询 0371-62436117  学生管理咨询 0371-62436118